苏州:法庭上法官可以正常“说话”了!

2017-06-06   点击量:    来源:长安剑微信公号

“法官在法庭上为什么说话慢?”

答案选项:

A.为了让原告被告听清楚

B.为了给自己更多思考时间

C.没吃饭,饿的

什么?你说你不知道法官在法庭上说话慢?你能不把天聊死吗?!

现在公布答案:

是为了方便书记员当庭记录。法官要是说太快了,书记员打字跟不上啊。庭审多严肃的事,要是书记员打字漏打了一句话可怎么行。

而现在在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随着“司改”的深入,法官已经可以“正常说话”了,就这一件事,就节约了庭审时间30%到50%。他们怎么做到的?听我给你讲。

“长安君陪你看司改”,第二站——江苏苏州,走起!

语音识别:带口音的普通话也能识别!

庭审中,有项工作大家可能关注程度并不高,但又万万不能缺少——就是书记员的庭审文书记录。




科技助力司改后,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全面接入庭审。什么叫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就是庭上任何人说的话,这个系统都能实时转化成文字录入到电脑中。甚至连带口音的普通话也能保持90%的识别准确率,减轻了书记员的工作压力,更重要的是,法官再也不用慢慢讲话等着书记员录入了,大大缩短了庭审时间,提高了效率!

仅这一项,就让简单案件庭审时间平均缩短30%,复杂案件庭审时间平均缩短50%!

随着“智慧法院”建设的全面普及加速,小伙伴们可以享受到的司法便利只会更多!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提高司法效率,让正义第一时间抵达,一个语音识别系统承载的司改理念,可不仅仅是技术创新!




在“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的“重灾区”,江苏法院受理案件数已经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2016年全省法院受理案件共1820788件,占据全国法院受理案件数的近十分之一。这么多案件想想都头大!

提起扫描复印卷宗、收发诉讼材料,很多法院办案人员都“深恶痛绝”。的确,面对大量简单重复性工作,诉讼核心事务很难不受到影响。试想,如果法官整天忙着找人送材料,忙着扫描复印,还能真的做到心无旁骛审案子、一心一意写判决书吗?

苏州法院采用“让专业人办专业事”的办法予以解决,将诉讼材料集中收发、扫描等工作以服务外包方式交给专业机构承担,让专业办案人员可以集中精力投入到案件审理中,减轻工作负担的同时也提升了办案质量和效率。

苏州中院一位法官就对长安君说,“从这些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我们更能专心办案了。”

效率提高了。2016年,全市法院办理各类案件2014097件,同比上升13.4%,结收案比为98%,在此基础上,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法院的结案数又上升14.3%。

审判更加公正了。人民群体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明显提升,对法院工作的认可度相应提高。去年,中院及8家基层法院在年度地方绩效管理综合考评中均获优胜成绩,稳居第一方阵。

可见,这样的改革不仅对群众有利,法官也举双手欢迎。更关键的是,从实际出发的改革确确实实取得了实效,让群众对司改的信心和期待更多了。

创新加速:哪里有问题就盯住哪里

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孙笑侠教授在看了苏州中院的司改成果后表示,“现在看来信息化的确作用非常大”。随后他提醒说,法官的主体性地位不能变。“人是具有创造性、能动性的主体。”





确实如此。苏州中院的司改工作就是全面调动包括法官在内的所有办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哪里有问题就盯住哪里,群众关心什么就推动什么,正是靠着这样的“群众导向”“问题导向”才让扭转“案多人少”局面的新探索,赢得了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的“点赞”!




(图:自动生成案件二维码,扫描“二维码”材料信息全知道)

从扫描“二维码”材料信息全知道的方便,到高速扫描机每分钟可扫描120张A4纸的高效,再到群众对法院工作认可度提高对公平正义获得感提升,“司改”“创新”始终在围绕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作出改变,并且收效有目共睹。

法官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说一切围着法官转,而是说,在审判过程中,法官代表的是公平正义,就必须以更加客观冷静的态度投入到办案全程,就需要心中时刻装着人民和法律,真正把公平正义落到实处。

今天,长安君还跟专家学者到访了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检察院,为民服务的“司改”清单同样成绩满满!





(图:在姑苏区人民检察院,专家学者媒体在听取检察院司改情况及苏州政法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的简单介绍,并实地体验。)

有质量、有效率,苏州“司改”用实绩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今天的“长安君看司改”就到这儿,明天长安君会给大家介绍上海见闻,聊你想听的,给你好看的,播报时刻准备ing!小伙伴们明天见咯~(王蓉)